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上饶站长网 (https://www.0793zz.com.cn/)- 数据库平台、视觉智能、智能搜索、决策智能、迁移!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交互 > 正文

中国移动和小米的合作对于双方的物联网业务代表着什么

发布时间:2021-06-15 17:55:50 所属栏目:交互 来源:互联网
导读:7月13日,中国移动与小米在京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双方将通过推动两大生态的协同合作,实现中国移动用户、网络、渠道、品牌等产业资源与小米集团智能硬件产业链的优势互补,共同拓展5G、物联网等蓝海市
7月13日,中国移动与小米在京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双方将通过推动两大生态的协同合作,实现中国移动用户、网络、渠道、品牌等产业资源与小米集团智能硬件产业链的优势互补,共同拓展5G、物联网等蓝海市场。两大巨头之间的合作涵盖了业务的方方面面,而就物联网这一领域,中国移动的“大连接”战略和小米“手机、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定位有很多互补之处,使两者在物联网这一蓝海中能够携手。大连接:不仅仅是连接数量2016年,应对“十三五”时期市场的不确定性,中国移动发布了大连接战略,总结下来,其落地实现将通过“三个做”,即可以概括为“做大连接规模,做优连接服务,做强连接应用”。

根据中国移动高管在多个场合的演讲,这“三做”可以归纳为:所谓做大连接规模,引用中国移动总裁李跃的话,即中国移动将把从人到人的通信扩展到人和机器的通信,进一步扩展到机器和机器的通信。

人和人的通信在中国就是10亿户,那人和机器的通信,机器和机器的通信累计起来在中国就是百亿户。所谓做优连接服务,即推动连接服务从管道接入型连接向平台级连接与端到端基础设施服务拓展,实现连接服务的纵向延伸。

中国移动将面向海量连接管理、复杂计费管理、安全可靠保障、实时运维保障等连接需求,提供包括芯片模组、智能硬件、智能管理平台、云等端到端的连接服务。所谓做强连接应用,即推动连接应用从信息消费向垂直行业的数字化生活、生产服务拓展,实现连接应用的实质性突破,创造数字化服务的持续价值。除了继续丰富消费互联网各类应用外,还将深入交通物流、能源电力、工业制造等垂直行业,以信息化推动生产数字化。

可以看出,“三做”的落地,很大程度取决于对物联网业务拓展的落地。毋庸置疑,“做大连接规模”是运营商最为擅长的工作,在大连接战略发布后,连接规模的增长速度较快,截止2017年底物联网连接数达到近2.3亿,遥遥领先于其他运营商。

原有绝大多数的蜂窝网络、宽带网络各类投资建设都是为了优质的连接管道而做,面对物联网业务,围绕连接的服务也是全球运营商乃至整个通信行业近年来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最为典型的是投资建设一个可靠、完善的连接管理平台。继思科Jasper、爱立信DCP、沃达丰GDSP平台外,中国移动也推出了全球第四大连接管理平台OneLink,依托中国移动的物联网连接数,已有超过3.3万家企业客户,API月调用量超过50亿次,并与爱立信DCP和沃达丰GDSP等平台在拓展全球化连接服务中开展合作。

在连接规模和连接服务方面,运营商天然的优势使得其发展较快,但在做强连接应用方面,由于要突破运营商原有业务模式,为互联网领域的数字化生活和行业应用提供支持,而要突破这些壁垒则难度很大。在这方面中国移动已做出很多探索,包括自主研发的应用使能平台OneNet和发布多个行业整体解决方案。目前OneNet已接入设备数量超过4000万,但除了智能家居类产品有一定的规模外,其他主要是大量碎片化的设备,规模效应并不明显,还无法实现信息化推动生产数字化的愿景。大连接战略中的“三做”并非中国移动一家能够实现的,因此产业链合作伙伴中能够在“三做”方面形成明显互补和促进作用的厂商将成为这家巨无霸重点合作对象。消费级物联网企业能给中国移动带来什么小米的招股书中对其自身的定义是:小米是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

这一定位和中国移动大连接战略结合起来,能为中国移动提供“三做”中所需的一些资源。仅仅手机这一核心产品,小米已经和中国移动展开了很多合作,中国移动已成为小米手机销售的重要渠道。在物联网方面,此前由于小米拥有虚拟运营商子公司,加上小米的很多硬件产品中需要采用蜂窝网络,双方在物联网卡方面有一些合作,但仅仅限于通信管道上的合作,而小米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物联网企业的资源还未得到充分利用。在之前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雷军曾提到:“未来十年,小米公司的IoT业务预计达到40%~50%”。从小米招股书显示的营收结构来看,IoT与生活消费产品占据小米总营收的比例从2015年的13%已上涨至2018年第一季度的22.4%,消费物联网在2018年一季度同比增长85%,毛利率为12.7%,而同一时期小米手机的毛利率仅5.1%,物联网的盈利增长潜力凸显。

(编辑:上饶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