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的三个故事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2019 年 11 月 15 日,京东(NASDAQ:JD)发布了 Q3 未经审计财报。根据这份报告,Q3 营收达到 1384 亿,同比增长 28.7%;剔除处置资产的一次性收益,经营利润 19.9 亿(2018 年 Q3 经营亏损 6.5 亿),扣非经营利润率 1.47%;净利润 5.5 亿(未扣非),净利润率 0.4%。 进入 2019 年,京东取消披露季度 GMV(总交易额)。在已经过去的三个季度,均实现通用会计准则下的净盈利。尽管有非经常因素(如 Q1 其它收益 69 亿、Q3 处置资产收入 29.9 亿),但京东总算可以理直气壮地宣布扭亏为盈。诡异的是,巨亏的京东市值超过 700 亿美元,盈利的京东市值不到 500 亿美元,难道华尔街没人识数? 对京东而言,停止披露季度 GMV,努力在通用会计准则下持续盈利,标志着旧时代结束、新时代开始——从追求交易规模增长转向追求利润。 追求利润本是企业正道,京东却有几许无奈。 套用佛家 " 三时代 " 说(正法 500 年、像法 1000 年、末法 1 万年),京东的" 正法时代 "是自营商品、自建物流与天猫、淘宝错位竞争;2014 年上市后,迫于估值压力追求规模增长,大量引入第三方卖家扩充交易额,这是京东的" 像法时代 ";增速放缓无法逆转并大幅落后于拼多多(2018 年 Q4 京东 GMV 为 5144 亿,同比增长 27.4%;拼多多 2019 年 Q2 为 2342 亿,同比增长 184%),转而追求净利润,错位竞争的对象从阿里变成拼多多,这是京东的 " 末法时代 "。 三个时代,京东先后讲了三个故事。 错位竞争的故事 京东以自营业务起家,原因是保障用户体验相对容易。一位学生发奋学习不难,而且所下的功夫会直接体现在考试成绩;让全班几十名同学发奋学习并卓有成效,是超级班主任;让几百万学生做到就只有圣人了。 身为后来者,京东不惜代价做自营(包括自建物流),与天猫、淘宝错位竞争,是正确的策略。 那时京东所想、所行、所言三位一体,高度统一,借用佛家说法,这是 " 正法时代 "。 早年自营业务收入占京东总营收 95% 以上。 对供应商议价能力随销售规模增长提升,似乎可以解释京东毛利润率的逐年提高。2012 年 Q1,京东报表毛利润率为 7.5%;2013 年 Q1 冲高到 10.7% 后回落;2013 年 Q4 重又升至 10.1%。由于毛利润率超过 60% 的服务性收入占比越来越高,京东自营毛利润率实际没有提高。 由于京东不单独披露自营业务成本,粗略推算京东自营业务毛利润率为 8.5%。因没有扣除履约成本,严格来讲应称为 " 名义毛利润率 "。 (注:亚马逊开了个坏头,将履约支出归入费用而不是在计算毛利润率扣除的成本。以自建、自营物流为卖点的京东,履约的重要性无以附加,计算毛利润时理应扣除履约支出。) 在 2014 年上市前的八个季度,京东毛利润率(扣除履约支出)总体上低于 4%。这还是被高毛利润的服务收入拉高后的数据。再扣除自营业务应分摊的市场、行政、研发等三项费用,可以断定京东自营业务不赚钱! 反过来想,假如自营销售加自建物流这个模式能赚钱,假如最终算下来的净利润率为 5%,那么拖后腿的就是面向第三方的各项服务了。假如没有这些 " 拖后腿业务 ",京东是纯自营电商,过往 12 个月营收 4800 亿,净利润 240 亿,增速大于 25%,给 25 倍市盈率不算高估,那么京东的市值应该是 6000 亿,折合 850 亿美元! 2014 年京东自营收入已达 1085.5 亿(主要是家电、3C),已经是行业之最,到 2019 年 Q3 也只有 0.4% 的净利润率。所以还是那个结论:京东自营销售加自建物流模式不赚钱! 另一方面,随着四通一达的成熟,天猫、淘宝购物体验有长足的进步。当时局面是自营业务难盈利、差异化效果减弱。 另外在上市后投资人最看重的是规模增长,简单说就是以 GMV 规模及增速为估值的主要依据。 这样的背景下,京东开始致力于用自营业务赚到的口碑为第三方卖家倒流。以自营保障货品质量和以自建物流提升用户体验的理想 " 退居二线 ",努力方向、宣传口径均以 GMV 为核心指标。京东从此进入 " 唯 GMV 时代 " 也就是 " 像法时代 "。 高速增长的故事 普通用户在意的是购物体验,而资本市场关心的是公司价值。想获得投资人青睐,要么利润丰厚,要么规模高速增长,二者必居其一。 上市后,高速增长成为京东主要的骄傲资本。即使亏损几亿、几十亿,只要 GMV 保持 60% 以上增速,总会有投资人对京东看高一线。 提升 GMV 远比提升营收容易,而提升第三方 GMV 又比提升自营 GMV 容易,所以 " 保增长 " 的重任大部分着落在第三方平台业务。 上市前京东顾忌自营树立的口碑被破坏,将第三方卖家 GMV 占比压得较低,2013 年各季度均低于 24%。2014 年 Q1、Q2,第三方 GMV 占比分别上升到 29% 和 38%。 上市后,在估值压力下京东更加顾不了许多,第三方 GMV 占比迅速攀升,2014 年 Q3、Q4 分别为 41%、42%,京东由此进入 " 像法时代 "。 到 2017 年 Q2,自营 GMV、第三方 GMV 分别为 1366 亿和 982 亿,第三方 GMV 占比 42%。 (编辑:上饶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